大兴善寺(跟着唐诗游长安大兴善寺)
唐朝是诗的国度,也是佛教兴盛的时代,众多寺院也是诗人偏爱之地,今天《跟着唐诗游长安》就带大家一起到“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大兴善寺看一看。
题兴善寺
唐 郑谷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
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
烟莎后池水,前迹杳难寻。
大兴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位于长安城东靖善坊内(今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长安志》卷七载:“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隋唐时代,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已1700余年历史,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
大兴善寺既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家寺院,也是一处旅游观光胜地。在繁华而喧闹的古都西安,大兴善寺古柏森森,遮天蔽日,给人以无限的幽雅与肃穆。目前现存都是明代建筑,至今保留着唐代转轮藏经殿遗址,高出地平面1米,略呈方形。
大兴善寺现存寺院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是研究大兴善寺的宝贵资料;后殿藏有唐代铜佛像和宋代造像,形态各异,也是大兴善寺的法堂。
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阇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后来长安,在大兴善寺译经弘法。唐开元年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驻锡本寺,翻译经典,设坛传密,再经一行、惠果传承弘扬,形成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宝库――唐密,后来又经空海、最澄等传之日本、韩国,再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流布广泛,影响久远,大兴善寺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佛教唐密祖庭。
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大兴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影响的古刹,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