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象(意象是什么?)
最初接触意象这个词,是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叫意象治疗,就是把来访者种种消极的意象转化为积极的意象。没有过多的去探究,还以为是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
最近在两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书籍中这个词频繁出现,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才疏学浅啊。
《教师花传书》里有这样的话:教科书中的语言意象在每位学生的头脑生成、发酵与成熟。
还有一处是老师的课堂用语:在划线的时候,即使自己没有划线,如果与同伴们说到的地方相同,也请说出来,请尽量说出自己的意象。
因为是日本教育家写的,也许翻译有些出入。只是头脑中有些疑问,但并没有去深究,这个语文教学上的意象是什么东西。
今天看到子阳老师的书中也提到意象。原文是:物象+意象=诗。我们所看得到的事物就是物象(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大脑中想到的,比如喜怒哀乐等都是意象。
我才知道原来意象有感受的意思。
查阅资料,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意象为意境,还有想象、印象、心境等意思。
在百度上,又看到这样的话,意象不是意境,但与意境有密切的关系。意境是整首诗歌的整体画面、完整形象的表现。
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艺术境界的“细胞”,是意境的“零部件”,是意境创作的基础。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般地说,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美丽的意境。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渐渐有些明白了。其实我们在教学中也有运用,我们会告诉学生:看到月亮,我们就知道诗人在思乡;看到松,就知道诗人在表达坚韧不拔等等。
小说、电影、文学作品等等,意象无处不在。
似乎明白了些,似乎又有了更多疑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