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

中国的制瓷史源远流长;大到皇家御用瓷,小到民间日用瓷;全国各地烧造窑口无数,产量无可估算。而官窑烧制体系严苛,稍有不合格者就地砸碎掩埋,再加上烧制过程当中的意外崩塌、残次损坏;墓穴或窖藏的崩塌,贸易运输,还有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损耗等,都产生了大量的瓷器碎片。而瓷器表面的保护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耐腐蚀材料,即使千年也不会融解。保存了大量的瓷片资源。它也成了学术研究的基础与辩证材料。

我们常常会看一些藏家用金银包边的瓷片做成饰品佩戴于胸前, 闲暇自己把玩,遇到志同道合的知己,更是立刻掏出来与之分享,视如珍宝。它是为何如此珍稀呢?

其一,与传统模式制造的稀缺性有关。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宋代,钧官窑为皇家烧制贡品管理严格,只求器物精美,可以不计工时,不计成本,好的送入宫廷,稍不合格的就砸碎深埋,绝不可流入民间,除非得到皇帝的赏赐。所以达官贵人都以拥有钧瓷为荣。而且故宫使用中损耗的瓷器都有专门的宦官在特定的地点及时间进行掩埋,由此可见,其珍贵程度,及皇权对于瓷器的垄断性。

其二,与瓷器艺术品一般水涨船高的价格走势有关。

中国幅员辽阔,瓷器生产虽历时漫长,但除了宫廷、达官贵人之收藏,民间保存的古瓷完整器总体数量还不是很多,而古瓷片浩繁如海,灿然若星,真正存留完整图案者,也不是太多。而且古瓷片价格仍不断攀高,之前在澳门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北宋官窑古瓷片镶白金项坠,拍出了70多万元的价格。

其三,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瓷片也为整品的研究及人文、历史等方面提供了许多珍贵参考资料。

残破后的瓷片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它的胎质状态;了解材质的特点与当时工艺特征。画片上的纹饰也为学术界存疑的整器判定提供了可靠的证据链支持。从1982 年到2004 年景德镇市御窑厂考古发掘了十数吨、上亿片瓷片,修复整理了一千多件器物,窑炉的破旧和出土瓷片的精美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些出土的瓷片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明代早中期瓷文化和制瓷史的窗口,真正反映了.御器声华蜚万国,窑炉风火越千年.的瓷都深厚底蕴和官窑的极大影响。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瓷器鉴赏等理论书籍,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我司有幸收藏到了一些珍贵的古瓷片,可供读者借鉴,参详。

1.宋代湖田窑瓷片展示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1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1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2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4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3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4

2.元代钧窑瓷片展示;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7

古瓷片(稀缺的古瓷片)-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日 10:08
下一篇 2021年8月1日 10:08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QQ: 8838832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