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味道”和“气味”这么简单的词,人们也能混淆吗?您别说,稍不留神,还真能给用混了,请看如下几个例子:
*他们发现狐狸的味道比较重。
*你身上的味道比他好闻。
*你家空气的味道我知道。
*顾耀东花着脸从垃圾堆里捡出了那个小纸袋,递给丁放:“不好意思,味道不太好闻。”
您看,这是最近两三个月我从媒体上随手摘出来的,应该说使用错误的频率不算低,因此有必要说一说。
资料图 新华社发 李肃人 摄
其实从意义及用法上区别“味道”和“气味”,并不难,且看《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怎么说的:
味道: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
气味: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
《现代汉语词典》讲得十分准确,但对一般读者而言,未免太过专业。拿大白话一说,就容易明白了——所谓“味道”,是指吃东西或喝东西时,舌头辨别出的酸辣苦甜咸的感觉。所谓“气味”,是指用鼻子辨别出的香、臭等味儿。
所以,“味道”跟尝、跟舌头有关,刺激的是人的味觉;“气味”跟闻、跟鼻子有关,刺激的是人的嗅觉。这么一说,就看出上面各例的毛病了——把“味道”改成“气味”,说“狐狸的气味重”“身上的气味好闻”“空气的气味”“(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小纸条)气味不大好闻”,就符合逻辑了;把“气味”说成“味道”,跟上下文里的“闻”搭配不上:难道气味是用舌头“闻”出来的?
与“味道”和“气味”相关的,口语里还有一个“味儿”,值得一说。“味儿”既指“味道”又指“气味”,上面误用例里的“味道”都可以换成“味儿”。再比如:
你尝尝这烧鸡,味儿多好!
你闻闻,这花儿味儿多香啊!
不过,无论是“味道”的意思,还是“气味”的意思,“味儿”既能表示好味儿,也能表示坏味儿。上面两个例子说的都是好味儿,您再看下面的例子:
哟!这屋子里什么味儿呀?快打开窗户通通风吧!
这馒头味儿不对,馊了吧?
“味儿”还有一些引申的意义,但是一般不会用错,在此就不说了。
看来即使是一些特别常用的词,都有可能用错,我们说话、写作的时候,还真要加点小心才是。
(原标题:“味道”和“气味”不能混淆)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鲁健骥
流程编辑 :L02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