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是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施肥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底肥、追肥、叶面喷肥等多种方式。其中底肥、和追肥是补充肥料最多的,但是,由于土壤特性、温度、含水量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肥料的利用率普遍很低,其中氮肥为18%~45%,磷肥为12.5%~30%,钾肥为30%~50%,仅为发达国家的60%左右。这样不仅浪费了化肥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方法,比传统施肥方法利用率提高40倍,大大降低了肥料投资成本,还能解决因施肥不当造成烧苗和缺微量元素的问题。
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
要想了解根系是如何吸收养分的,要先了解根系的组成,根系分为主根和侧根,种子发芽时的根就是主根,在主根上长出的根,就是侧根,侧根上长出的根,称为一级侧根、二级侧根等等,侧根上长出的根叫毛细根,养分主要是由毛细根吸收的,毛细根吸收养分的部分集中在根尖上,根尖是由成熟区、伸长区和根冠三部分组成。根尖上密生大量根毛,根毛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根毛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有1~2周,根毛死亡之后,伸长区就会产生新的根毛来补充,所以根毛区一直在向前推移,也改变了根系在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位置。根系越长,根毛越多,吸收的养分距离越远,吸收的养分也越多。
养分如何到达根系周围的
肥料的主要成分就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主要包括氮、磷、加、钙、镁、硫、铁、硼、锌、锰、铜、钼、氯等。肥料施入土壤后,遇水并溶解到土壤中的水中,形成各种阴离子和阳离子,这些离子向根尖迁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主动截获,质流和扩散。主动截获就是根“走”到哪就“吃”到哪,直接从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质流就是在根系吸水和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拉力下,促使土壤养分随水分向根表迁移;扩散就是根系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造成根系周围养分浓度降低,而离根区较远土壤的养分浓度相对较高,养分就会向根系方向扩散,最终到达根系表面。
养分的利用率低的原因
(1)氮肥:主要有尿素、氯化铵和硫酸铵。尿素在土壤中溶解后是以碳酰胺的有机物存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碳酰胺水解为碳酸铵,再分解为氨被植物吸收。氯化铵和硫酸铵在水中直接分解为铵离子和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当土壤温度较高,含水量较低时,铵离子就会分解为氨气而挥发;当遇强降水或浇水过大,大量的铵离子随水渗入地下水中,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氮肥的利用率降低。
(2)磷肥:磷肥主要有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铵,施入土壤中后,吸水溶解,形成磷酸和二水合磷酸氢钙。磷酸溶液土壤中溶解铁、铝和锰等金属元素。最终形成不溶于水的金属磷酸盐沉淀,造成利用率降低。
(3)钾肥:钾肥主要有硫酸钾和氯化钾,施入土壤后,在土壤中吸水溶解为钾离子、硫酸根离子或氯离子,这些离子一部分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另一部分被土壤胶粒上的其他离子交换而被固定暂时失效,造成钾利用率降低。
(4)微量元素:钙、镁、硫、铁、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由于分子量大,在土壤中移动更慢,能与土壤中的多种离子结合,尤其在北方的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更容易与土壤中的各种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造成作物缺乏微量元素。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与腐植酸一起使用,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据试验,肥料利用率比普通施肥方式能提高40倍以上,而且还能预防肥害的发生。
腐植酸是动植物遗骸,主要是植物残体,在自然界中,经过多年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腐植酸是一类能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质,这些有机物大分子基本结构是芳环和脂环,环上连有羧(suō)基、羟(qiǎng)基、羰(tāng)基、醌(kūn)基、甲氧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能与铵离子、磷酸根离子、钾离子、铁离子、镁离子等养分结合,形成络合物,将这些养分包裹在中间,在土壤中就不会被固定,一起被作物的根系吸收,大大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使用方法
(1)基肥使用:固体腐植酸肥(如腐植酸铵等),一般每亩用量25千克与复合肥一起使用。或腐植酸溶液作基肥施用时,浓度为0.1%,每亩用量40-70升水溶液与有机肥料混合在一起施用,可减少养分被固定,显著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2)追肥使用:在作物开花结果期或抽穗期前,每亩用0.1%浓度的腐植酸溶液40~60升左右,随灌水与复合肥一起施用,能大大降低养分流失,显著提高养分利用率,起到提苗、壮苗、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预防早衰等作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