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进行时#近期网上大众讨论水稻上山的问题,呈现两种声音,一种是绝大多数网友持反对态度,一种是只有几个专家赞成支持这种做法。
像云南红河山地梯田,很久之前,哈尼族人为了生存,依据当地的山区地理位置和雨水充沛的气候条件,在大山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看到了这一“云上梯田”的壮丽景观,就产生睱想,认为这种做法可行,能在山区大量开垦梯田,种上水稻,能够把城市周边的平坦良田,大量地腾出来,搞房地产开发,让开发者能够赚到大钱,盘活经济。
谁知他们的想法非常丰满的,社会现实是极其骨感的,这种做法,在某一个地方是可行的,在其它地方是不可取的,不能复制这种模式。
水稻上山要有基础条件的,没有条件的地方,水稻上不了山,即使上了山,也是无功而返,既劳民又伤财,把当地的农民折腾得够呛的,把当地生态弄得半死不活的。
有网友质疑那些让水稻上山的人,结果是“能”!水稻上山真的能吗?有很多网友说,“请专家来种”!
网上持反对态度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资深农民,都是种田人,都是种田种水稻的行家里手,水稻能不能上山,骗不了他们,下面综合这些老农民的不同意见如下。
①,条件适宜的地方,水稻是可以上山。种植水稻,首要条件是水源,在水稻种植季节,水源充沛的地方可以种植,其次是气温条件,气温过于偏低,不适宜水稻生长。
另外土质问题,沙质梯田就像“菜篮子”一样,有多少水就漏掉多少水,种水稻需要泥质土壤,能保水。因此,水稻上山,条件非常苛刻,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这样做,必须要因地制宜才行。
②,水稻上山的模式,对生态保护不利。大家知道,生态是非常脆弱的,毁掉山林草地等植被是非常容易的事,弹指一挥间就能毁掉的,破坏生态太容易了。
而恢复和治理生态,却是极其艰难的,砍树容易种树难,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恢复正常,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有青山有绿水。
若是生态破坏了,气候发生了变化,梯田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坡山岗,风吹黄土飞扬,雾霾天气就会多了起来,空气质量将会下降,梯田沙漠化,不能种粮食,当地农民该怎么办?严重地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③,水稻上山的模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农村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雨季来临的时候,大雨倾盆,梯田原来的植被破坏了,毁掉了,山上的洪水下泄,有谁能抵挡得住,水土流失是自然的事情。
梯田上的水土流失严重,住在山下的农民该怎么办?洪水泥石流,填满河道后,必然泛滥,无规则的流,冲毁村庄家园,冲毁农用设施,甚至威胁山下的城镇。
④,水稻上山的模式,产出少经济效益低。水稻适宜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方生长,才能获得高产。
水稻上山,水稻生长的条件,水源和气温不能保障,产量必然会很低的。
另外,山上梯田比较窄小,大型农机无法上去,小型农机耕种也不方便,机械化程度差,靠人力耕种,必然会造成生产效率低。
这样一来,即使山上的梯田能种水稻,必然会产量低,效率低,最终造成经济收入低。所以,水稻上山是不适宜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