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天子脚下居住的老百姓对此也早都见怪不怪,还编了一个俏皮的顺口溜:“登马不跌镫,能做将军令。会说身体好,能当秘书长。”

#电视剧山河月明#封建王朝权贵世家蒙祖荫照拂,历朝各代都屡见不鲜。

天子脚下居住的老百姓对此也早都见怪不怪,还编了一个俏皮的顺口溜:“登马不跌镫,能做将军令。会说身体好,能当秘书长。”

这讽刺的就是这些外表虚张声势,内里全是草包的权N代。而很多人都认为“大明战神”李景隆就是其中一个翘楚人物。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论起家世来,李景隆他祖父是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于幼年时省出饭食照顾过朱元璋,给他辗转流离的讨饭和出家生涯,增添了许多亲情的暖意。

后来李贞家乡遭遇大旱,所在村子都因旱情或是旱情所连带起的瘟疫而死去,其母亲也未能幸免。祸不单行,不久又有乱兵入境,李贞无奈只好带着儿子到淮东避难。

后来听说曾经的乞丐朱元璋在滁州出息了,还成了郭子仪的左膀右臂,便立即跑去投奔,父子两经过数月的风餐露宿,终于见到了朱元璋,自此算是有了依仗。

当时朱元璋见到李贞父子后悲喜交集,他安慰外甥李文忠说:“外甥看到舅舅,如同看到母亲。你到了舅舅这里,今后生活就有依靠,我看你不如随我改姓朱吧!”李文忠连忙点头答应,自此李文忠又被称为朱文忠。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李景隆父亲李文忠也是英勇善战的人物,能力卓然,从军不久便参与过平定江南与讨伐张士诚等诸多大战,袭爵曹国公后以征虏副将军率军北征,执掌过全国军事。

而在其去世时,不仅由太祖皇帝朱元璋亲笔写祭文,还被追封为“岐阳武靖王”,于功臣庙中排位甚前,受后世皇帝子孙的香火供奉。

由于前面两代人的努力,到李景隆这一代时就轻松很多了,顺利袭爵在亲贵中风头无两,长得一表人才又出口成章,让他备受朱元璋的喜爱。

尤其是朱元璋见他兵书不离手,一度认为他能子承父业,也能当大将军为国效力,时常派他去陕西、河南一带练军历练,先后负责过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和左军都督府。

朱元璋晚年定下继承人朱允炆为太子人选后,更放心地任李景隆为太子太傅,待朱允炆成为建文帝,理所应当就十分器重和信赖祖父留给他的这位表兄弟兼顾命大臣。

可谁知道真到见真章、要做事的时候,李景隆就没一次能端上台面。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建文一朝时长仅有四年,元年朱棣就起兵开始靖难之役,李景隆受命点了五十万大军北伐,朱允炆对心腹李景隆的能力十分自信,不仅亲自在江边行“捧毂推轮”之礼,还赐予了“便宜行事”的权力。

把仪式感做得足足的,“便宜行事”也给予了李景隆一万分的信任,毕竟将带着大军在外,皇帝担心他趁势造反自立是合情合理的事。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兵变起家,明末崇祯嘴上再说信任袁崇焕,到最后还是心里犯嘀咕把人叫回来杀了。

但朱允炆却打心底相信祖父的眼光,没有一点怀疑李景隆的能力,这简直让对手朱棣都乐开了花。

他一口气列下五条李景隆成不了事的理由,从治军无令,上下心不齐到性格上的刚愎自用和贪功求胜,只留了世子朱高炽对阵,本人带着人马就去援助永平和奔袭大宁。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李景隆果然不负朱棣的判断,率军攻打老弱妇孺驻守的北平九门,眼见都督翟能都快咬着牙直接攻破张掖城门了,他突然下令撤军,回头再说,那当然错失战机被朱高炽和返回的朱棣夹攻打的一败涂地。

接着郑村坝战役,李景隆又是在朱棣手下毫无还手之力,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可朱允炆依旧不认为是李景隆能力不济,在反思了一下后,觉得可能是给他的权力太少了,限制了发挥,赐予“专征伐”之权还不算,连黄钺弓矢都给了李景隆,又掏空家底点兵50万让他接着打。

之后李景隆合上郭英、吴杰共计60万兵马对上朱棣大军,结果战役仍旧是溃败,全部的装备都被扔掉,灰溜溜奔命一样撤回济南。

朝野上下被李景隆的操作气的头发都立了起来,方孝孺、练子宁、宋征等人齐上书要诛杀李景隆,但建文帝一力弹压众人,硬是保下了李景隆。

无论如何,靖难之役都让李景隆名声大噪,被后世戏称为“大明战神”,而从他的领军打仗的结果来看,他会被人说是草包、权二代,也并不为之过。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尽然。前文提到打北平突然撤军;加上李景隆后来连战连败,将北伐基地德州“粮储百余万石”,全部完好无损地留给了燕军;还有对有勇有谋的伐燕将领百般排斥,这些都说明李景隆或许并不是单纯的蠢,而是另有所图。

对于李景隆而言,建文帝是他的表兄弟,但朱棣又何尝不是他的表叔呢?因此我们不难猜测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极有可能怀有二心。他首鼠两端,并不是真心想北伐。

其实这从建文帝谋臣黄子澄的谏言中也不难看出。黄子澄是曾经推举李景隆为大将军的人之一,但后来其兵败回朝,黄子澄却丝毫不顾会被牵连治罪的风险,直接当庭痛哭,控诉李景隆“恶行”。

即: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诛,何以谢宗社、励将士!

只是由于建文帝的力保,用兵不利的李景隆还是保住了性命。估计仁柔有余的朱允炆心态是“信人不疑”,爷爷留下的顾命大臣肯定是宝藏,只是还没开始闪光而已。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在朱棣的燕军兵临城下之际,建文帝还曾让李景隆前往燕王军营,请其退兵,并申明可以裂土而治。但此时已经占尽优势的朱棣,又岂会放弃这大好时机,在拒绝其请求后,迅速发兵攻城。

议和无果,建文帝也并没有万念俱灰。

毕竟南京城内仍有精兵20万,粮草也十分充足,固守坚城的话,依旧是有一战之力的;更别说当时已经是夏季,天气相当炎热,朱棣孤军深入、后方不稳,他的北方军队又不耐炎热,只要再撑一段时间,各地勤王军队到达,燕军就会陷入不利局面。

只是占据天时、地利的建文帝还是输了……

当然他会输,某种程度上还是因为李景隆。

当时建文帝下令让李景隆与谷王朱橞一起防守金川门。但谁能料想,战役刚打到中途,李景隆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大军进京,史称“金川门之变”。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朱允炆信任李景隆,可李景隆回报朱允炆的却是深深的一个背刺。朱允炆火烧宫殿自焚,一方面是大势已去,或许还有被李景隆出卖得痛彻心扉的缘由在里面。

单纯的朱允炆自小就在朱元璋的呵护下幸福成长,基本没见过人心险恶,他还赤诚地认为真心肯定能换来忠心,结果李景隆转头就把他卖了。

毫无疑问,李景隆就是明成祖朱棣能够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因此朱棣靖难后、大封功臣之时,给了李景隆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傅等一系列官位,将李景隆完全捧得高高在上的。

史料有载:“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傅、曹国公,加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琦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我们都知道,朱能是朱棣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靖难之役中更是功不可没,但连他的封爵、头衔都是大大低于李景隆的,可见李景隆当时的确是排在所有功臣之首,深受隆恩浩荡,甚至平时上朝,他都是以班首主议。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而这些,朱棣手下的人都看在眼里。在底下人看来,一个投降的酒囊饭袋,还跑到了自己前头,这是何等的不公平,于是他们纷纷在朱棣面前弹劾李景隆。

在朱棣稳固了根基,开始将往日那些与自己拼死作战的将领陆续除掉之时,跟随朱棣的大臣们也嗅到了机会,此时弹劾李景隆的人更是海了去,而且措辞一个比一个严厉,若语言能杀人,他们都恨不得把李景隆直接骂死。

当然借口也有很多,有说他索贿的,有说他包藏祸心的,更有的还说他秘谋不轨。对于朝中这些“官愤”,朱棣不得不重视起来,他必须要掩众人之口,但又不忍心杀掉李景隆,于是只好把李景隆所有官职一撸到底,仅留下个虚爵闲赋在家。

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李景隆为什么投靠朱棣)

大臣一看这货终于垮了,再次纷纷上来补刀,经礼部尚书李志刚等人弹劾后,朱棣此时也感觉李景隆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索性顺水推舟连曹国公爵位也褫夺掉,将其家产全部抄没,妻妾子女一起圈禁在家里。

大喜大悲起伏实在是太大,李景隆这时也没拎清状况,直接闹了十日绝食希望能博取同情,但朱棣压根就没过问,李景隆终于消停,一生就困居在四方老宅里。

值得一提的是,李景隆在如此境地下,寿命竟也不短,足足活了56岁,直到永乐末年才因病去世。

不知在他漫长的后半辈子里,想起赤诚信赖过他的朱允炆,内心会不会起波澜,其祖父李贞以谦卑赢人心,父亲李文忠靠能力站稳脚跟,自己却把两面三刀给演透彻了,足足一个投机分子,让人发自内心地的鄙夷。

因此,他的下场会如此戏剧性也是在情理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AndyAndy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3年4月15日 09:16
下一篇 2023年4月15日 09:25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QQ: 8838832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