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生态环境类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文件印发

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省直各有关单

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生态环境类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文件印发

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将申报、评审条件及时通知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以便按要求做好申报、评审的各项工作。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2022年7月1日

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7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8〕21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黔人社通〔2020〕19号)等文件精神,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工程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结合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实际,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服务发展、尊重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推行代表作制度,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突出职业特点、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

第三条  本条件适用于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工程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任职资格名称和级别: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对应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分别对应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五条  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以考代评”,具体工作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考试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试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和统一合格标准。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申报评审。

第六条  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按照三个类别分类开展评审:勘察设计、施工与安装、咨询与管理。

二、基本条件

第七条  申报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并完成本职工作,作风端正。

(四)符合当年国家和贵州省对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  任现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期申报相应职称:

(一)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严重违规违纪的、在申报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行为的,从认定之日起延期3年申报。

(二)受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纪律处分的,自处分之日起,分别在1年、1年6个月、3年、4年、5年内不得申报;受记过、记大过、降级(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的,分别在1年、1年6个月、2年、4年内不得申报。

(三)参与的工程建设项目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受到行业主管部门信用惩戒的人员,在不良行为信用记录期限内不得申报。

三、高级工程师申报评审条件

第九条  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博士后出站人员。

(二)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

(三)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5年。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可提前1年申报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第十条  评审条件

(一)任职条件

1.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规程,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具有独立主持或完成工程项目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技术审查、技术鉴定或工程验收等的工作经历,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处理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技术难题,提出有价值、有水平的意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

4.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

5.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指导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二)业绩成果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项目业绩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相应的建筑类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咨询、管理,具体项目业绩要求和主要完成人认定详见附件1。

2.获奖业绩

(1)获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及以上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三等奖3项。

(2)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产品开发等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二等奖1项;或获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行业协会、学会技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三等奖3项。

(3)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市(州)、厅级科技奖、技术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

3.专利技术

(1)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1件以上(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

(2)获得授权并实施的与本专业相关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3件以上(限第一发明人、设计人)。

(3)获得省知识产权局以上专利奖。

4.科研业绩

(1)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或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市(州)级科研项目2项,研究成果已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验收。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设计、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并通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成果2项,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并有创新技术成果,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4)担任省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主要负责人3年以上。

(5)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市(州)、厅级科研项目1项或县级科研项目3项,研究成果已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验收。

5.参加编制国家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工法、定额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团体技术标准2项以上;或主持编制已颁布实施的省级工法(限前3人)2项以上;或编制完成省级定额2项以上;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备案实施的技术指南、企业技术标准4项。

6.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市(州)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表彰。

7.担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省级行业协会、学会常务理事一届以上,且从事本专业相近相关工作。

(三)学术成果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篇;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篇和在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准字号刊物)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篇;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篇和撰写由本人参与的工程项目技术工作总结3篇(内容包含项目概况、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及解决对策、技术亮点、工作体会、对本专业的独特见解等)。

2.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

3.撰写由本人参与完成(限前5人)的科研、工程、技改、新产品开发等项目的工程报告、专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4篇,其创新或成果等得到行业主管部门推广应用。

4.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5.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准字号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在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准字号刊物)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和撰写本人参与的工程项目技术工作总结2篇(内容包含项目概况、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及解决对策、技术亮点、工作体会、对本专业的独特见解等)。或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四)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可经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署名推荐,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者,除须具备正常晋升的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产品开发等获得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1项,或获省行业主管部门颁发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行业协会、学会技术奖)一等奖2项。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科研、工程、技改、新产品开发等)1项、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2项,项目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4.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新技术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2件以上,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奖。

5.参加编制国家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工法、定额2项;或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的编写;或主持编制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团体技术标准3项;或主持编制已颁布实施的省级工法(限前3人)3项;或编制完成省级定额3项;或主持编制已备案实施的技术指南、企业技术标准6项。

6.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1部,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或在公开出版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4篇,其中2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

7.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省(部)级表彰。

8.在乡村振兴、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战略行动以及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十二个农业产业发展行动中,深入基层服务1年以上,作出突出贡献,获市(厅)级表彰。

四、正高级工程师申报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  申报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须符合下列条件: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5年。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可提前1年申报相应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第十二条  评审条件

(一)任职条件

1.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功底,科研水平、学术造诣或科学实践能力强,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具有引领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取得重大理论研究成果或关键技术突破,或在相关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了本专业发展。

2.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主持完成本专业领域重大项目,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

5.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能够有效指导高级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二)业绩成果

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项目业绩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相应的建筑类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咨询、管理,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具体项目业绩要求和主要完成人认定详见附件2。

2.获奖业绩

(1)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及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产品开发等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获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行业协会、学会技术奖)一等奖2项或二等奖4项;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

(3)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获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以上1项(排名前三);或市(厅)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

3.专利技术

(1)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新技术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2件以上,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奖(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

4.科研业绩

(1)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成果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设计、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填补省内空白,并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成果4项,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并有重大创新技术成果,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4)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科研、技改、新产品研发等)1项或市(州)级重点(重大)项目3项,成果已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验收。

5.参加编制国家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工法、定额2项;或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的编写;或主持编制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团体技术标准3项;或主持编制已颁布实施省级工法(限前3人)3项;或编制完成省级定额3项;或主持编制已备案实施的技术指南、企业技术标准6项。

6.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省(部)级表彰。

(三)学术成果

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5篇;或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宣读本人独立撰写的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5篇。

2.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

3.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4.提供3篇由本人独立撰写的所完成项目的、能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专项报告、技术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方案、施工或调试报告、工程试验报告、标准规范制定、技术总结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内容与申报专业相符,由3名以上同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出具评价意见。

(四)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可经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署名推荐,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者,除须具备正常晋升的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科技奖;或获省(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技改项目、新产品开发等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2项;或获得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行业协会、学会技术奖)一等奖4项。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科研、工程、技改、新产品开发等)2项,项目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4.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3件以上,其中至少2件以上专利已经实施,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奖(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

5.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2部,本人撰写30万字以上;或公开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6篇,其中4篇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

6.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国家表彰。

7.在乡村振兴、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战略行动以及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十二大农业产业发展行动中,深入基层服务2年以上,做出突出贡献,获省(部)级表彰。

五、高技能人才申报职称评审条件

第十三条  在住房城乡建设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按本条件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四条  淡化学历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报考相应专业助理级职称;取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报考相应专业中级职称;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评审相应专业副高级职称。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应在现工作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

第十五条  建立绿色通道。

(一)“贵州省技术能手”获得者、入选或作为专家、教练指导学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担任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工匠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副高级职称。

(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以证书、表彰文件为准)以上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担任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专家或教练、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省管专家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正高级职称。

第十六条  强化技能贡献。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突出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注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参与技术改造革新、工艺改进、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技能竞赛获奖情况、行业工法、操作法、完成项目、技术报告、经验总结、行业标准等创新性成果均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六、附 则

第十七条  有关条款规定的说明。

(一)本条件中企业类型的确认以国家统计部门的法定统计数据为依据。

(二)本条件中所称“学历(学位)”,指理工类学历(学位);“工程类专业学位”特指工程硕士学位和工程博士学位。

(三)本条件所提到工作时间,均为取得相应学历(学位)后的专业技术工作时间,计算时间截止到申报当年的12月31日;申报人在本专业领域学历(学位)晋升,并以晋升后学历为条件申报的,原学历(学位)下的工作时间折半计算。

(四)本条件中的业绩成果、学术成果须为获得现任职资格后取得,且与申报专业相近相关。

(五)本条件中的“科技奖”包括: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

(六)本条件中的“技术奖”指:由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设立或经认可的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学会技术类奖,具体奖项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定。各级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评选的技术类奖项,须提供据以获得奖项的业绩成果申报评审材料。

(七)本条件中所获奖励、表彰均以个人获奖证书为准。“技术奖”只有项目获奖证书,未颁发个人获奖证书的,必须是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才能以该奖项作为业绩。奖项等级若设有特等奖的,特等奖按照一等奖适用条件;奖项未设立等级的,综合类奖项按照一等奖适用条件,单项类奖项按照二等奖适用条件(综合类、单项类奖项类别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定)。

(八)本条件中大、中、小型工程项目规模划分,参照住建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建市〔2013〕9号)、《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建市〔2007〕171号)执行,详见附件3(包含3-1、3-2、3-3)。

(九)本条件中的专利实施,包括专利转让、许可、质押融资、作价投资或自行实施等各种专利运用形式。专利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需提供财务数据、合同等佐证材料。

(十)本条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限前三发明人)可折抵公开发表的论文2篇,申请并被受理发明专利1件(限第一发明人)可折抵公开发表的论文1篇。折抵论文的专利不得同时作为业绩成果。

(十一)本条件所称代表作指申报人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代表性论文或作品。申报人指定其所提供的学术成果中的1项作为自己的代表性成果,其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内容,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

(十二)本条件所称“论文”,若非特别注明,均指独立、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在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和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本行业的专业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十三)本条件所称“高水平学术期刊”范围主要包括: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ESCI、SCI、EI(期刊)、SSCI索引期刊(国外)等收录的学术期刊,以论文发表时间的版本为准。

(十四)本条件中所称的著作、教材是指本专业,且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并公开出版的著作、教材。

(十五)本条件中所称的字数,除注明的外,均指个人独立完成的字数。

(十六)本条件中凡冠以“以上”者,均含本级。

(十七)本条件“业绩成果”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二”,指的是满足两项不同的业绩条件或满足同一业绩条件两次。同一项目既可作为本条件获奖业绩支撑材料又可作为项目业绩、学术成果申报条件的,申报人须予以明确,只能作为其中一项,不可兼用。

(十八)本条件所提到的团体标准是指符合团体标准备案等管理要求和程序,且出版社公开出版的团体标准;已备案实施的技术指南是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备案或批准印发实施的技术指南。

第十七条  本条件由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高级工程师评审项目业绩要求及主要完成人认定表.xls

2: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评审项目业绩要求及主要完成人认定表.xls

3-1: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勘察项目规模划分表.xls

3-2: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设计项目规模划分表.xls

3-3: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施工项目规模划分表.xls

《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政策解读

  问:该条件的修订依据是什么?

  答:贯彻国家和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工程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依据《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社厅通〔2020〕19号),总结近年来贵州省建筑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经验,结合结合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实际,起草“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申报评审条件”)。基本条件、学历与资历条件,以及相关原则性规定,严格执行黔人社厅通〔2020〕19号,业绩成果和学术成果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进一步细化职称评审标准。具体依据如下: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

  2.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8〕21号)。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

  4.《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社通〔2020〕19号)。

  问:该条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条件》包含内容。由于贵州省建筑类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以考代评”方式,申报评审条件仅包括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的有关条件。

  (一)第一章为总则,修订内容如下。

  1、第三条适用范围:增加了社会团体从事专业技术人员。

  2、第五条对建筑类职称评审方式进行说明,初中级为以考代评方式,副高级、正高级采用申报评审。

  3、第六条明确了分类情况和包含的专业。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组合性,根据具体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分类进行评审,具体分为三个类别开展评审:勘察设计类、施工与安装类、咨询与管理类。

  (二)第二章为基本条件,修订内容如下。

  第八条 限制申报条件增加了记大过,1年6个月不得申报的限制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修改);增加了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收到惩戒的人员,不良行为记录期限内不得申报的限制条件(根据住建部《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修改)。

  (三)第三章为高级工程师申报评审条件,修订内容如下。

  1、第九条 根据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的有关文件规定,资历条件增加了职业资格申报的条件

  2、第十条评审条件

  (1)第二大点业绩成果:

  对业绩成果条件进行了归类,分为项目业绩、奖获业绩、专利技术、科研业绩、规范标准和表彰业绩六个类别,将项目业绩中的科研工作归纳到科研类业绩。去掉了“担任省级行业协会、学会理事1届以上”的申报条件

  第1小点项目业绩将项目业绩成果根据建设项目不同阶段工作特点进行了细化,并针对同一专业涉及建设过程的不同阶段,明确了不同阶段从事不同类别工作项目业绩提交的完成依据。(例如:设计为施工图文件审查、施工为竣工验收等);对申报项目主要完成人及技术骨干进行了明确。(详见附件1)

  第5小点规范标准类业绩增加了团体标准。

  (2)第三大点学术成果:

  第1小点和第5小点增加了申报人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任现职以来专业工程项目技术工作总结(内容包含项目概况、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及解决对策、技术亮点、工作体会、对本专业的独特见解等,每篇2500字以上)。

  (3)第四大点破格条件

  第5小点规范类业绩增加了团体标准

  (四)第四章为正高级工程师申报评审条件

  1、第十二条 评审条件

  (1)第一大点增加了第4小点,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法律、法规、规章。

  (2)第二大点业绩成果

  对业绩成果条件进行了归类,分为项目业绩、奖获业绩、专利技术、科研业绩、规范标准和表彰业绩六个类别,将项目业绩中的科研工作归纳到科研类业绩。

  第1小点项目业绩将项目业绩成果根据建设项目不同阶段工作特点进行了细化,并针对同一专业涉及建设过程的不同阶段,明确了不同阶段从事不同类别工作项目业绩提交的完成依据。(例如:设计为施工图文件审查、施工为竣工验收等);对申报项目主要完成人及技术骨干进行了明确。(详见附件2)

  第2小点获奖业绩增加了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二等奖2项

  第5小点规范标准类业绩增加了团体标准。

  (五)第五章为高技能人才申报评审条件

  1、按学历、资历、评审条件对高技能人才申报评审条件进行归类

  2、第十四条 增加了“对为国家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具有绝招、绝技、绝活,并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工作的高技能领军人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或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

  3、第十五条评审条件增加了“高技能人才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突出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注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参与技术改造革新、工艺改进、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技能竞赛获奖情况、行业工法、操作法、完成项目、技术报告、经验总结、行业标准等创新性成果均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六)第六章为附则

  1、第2点对“工程类专业学位”进行了说明

  2、第5点“科技奖”增加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学发明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科学技术奖”。

  3、第7点对代表性论文进行了说明。

  4、第8点参照住建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建市[2013]9号)、《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建市[2007]171号),明确了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的具体标准,提升评审的可操作性。(具体详见附件3)

  5、第15点对奖励、表彰无个人获奖证书以及奖励等级的有关条件进行了说明。

  6、第17点对团体标准和技术指南的认定条件进行了说明

  问:新修订《条件》的难度是否提高了?

  答:《条件》起草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评审条件的难易程度。整体来看,总体难度适中,符合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工程系列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求。

  问:新修订《条件》什么时候施行。

  答:新条件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问:新修订《条件》有关术语怎么解释?

  答:在《条件》第六章附则中,对有关名词术语进行了解释,同时是对前文的补充规定和补充说明。

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生态环境类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文件印发

关于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生态环境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生态环境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贵州省工程系列生态环境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将申报、评审条件及时通知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以便按要求做好申报、评审的各项工作。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7月7日

贵州省工程系列生态环境类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 77号)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8〕21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社厅通〔2020〕19号)等文件精神,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贵州省工程系列生态环境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行业实际,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服务发展、尊重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推行代表作制度,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突出职业特点、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

第三条  本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生态环境领域(含核与辐射环境)工程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任职资格名称和级别: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对应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分别对应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基本条件

第五条  申报工程系列生态环境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四)符合当年国家和贵州省对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  任现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期申报相应职称:

(一)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严重违规违纪的、在申报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行为的,从认定之日起延期3年申报。

(二)受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纪律处分的,自处分之日起,分别在1年、1年6个月、3年、4年、5年内不得申报;受记过、记大过、降级(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的,分别在1年、1年6个月、2年、4年内不得申报。

三、技术员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第七条  申报生态环境类技术员任职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二)具备大学专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在生态环境类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1年期满,经考察合格。

第八条  评审条件

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四、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第九条  申报生态环境类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二)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生态环境类工程技术岗位上见习1年期满,经考察合格。

(三)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技术员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

(四)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取得技术员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4年以上。

第十条  评审条件

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具有独立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能处理本专业范围内一般性技术难题,能独立撰写本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五、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  申报生态环境类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博士学位。

(二)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可提前1年申报相应专业工程师任职资格。

(三)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4年。

(四)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4年。

第十二条  评审条件

(一)任职条件

1.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技术标准规程,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2.具有独立承担较复杂工程项目的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较复杂的工程问题。

3.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能力,能够撰写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或技术报告。

4.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践经验,具有解决专业技术工作中较复杂问题的能力,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5.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方法。

6.具有指导助理工程师工作的能力。

(二)业绩成果

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市(州)级科技奖1项。

2.参与完成生态环境类省(部)级项目1项或市(厅)级2项;或参与完成生态环境类大型项目1项,或中型项目2项,或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小型项目3项。项目需通过市(州)以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3.申请并被受理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件以上(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或获与本专业相关的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授权专利2件以上(限第一发明人、设计人);或获市(州)知识产权局专利奖。

4.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设计、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取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市(州)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参加编制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工程技术标准、导则、规程、规范、工法等1项以上;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备案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2项以上。

6.参与完成2项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成果,取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市(州)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7.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生态环境类市(厅)级项目1项或县级2项 。项目通过县(市、区)以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鉴定或验收。

8.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市(州)、厅级科技奖、技术奖三等奖1项 。

9.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市(州)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表彰。

(三)学术成果

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本专业内部资料学术出版物(内刊、论文集)、增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

2.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0.5万字以上。

3.撰写由本人参与完成的生态环境类项目的工程报告、专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2篇,学术观点准确,数据齐全,结论正确。

4.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5.独立撰写所从事专业项目报告、工程方案、设计文件3篇。

6.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本专业内部资料学术出版物(内刊、论文集)、增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撰写由本人参与完成生态环境类项目的工程报告、专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1篇,学术观点准确,数据齐全,结论正确。

(四)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可经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高级工程师署名推荐,破格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者,除具备正常晋升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技奖1项;或获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获二等奖2项,或获三等奖4项。

2.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生态环境类项目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的技术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生态环境类省(部)级项目2项,或市(厅)级项目3项;或主持完成大型项目2项,或中型项目3项,或小型项目5项。项目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按权限审批或验收。

4.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1件,或获授权并实施的与本专业相关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或软件著作权(限第一发明人、设计人)3件;或获省知识产权局以上专利奖。

5.参加编制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工法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公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导则)、工法2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备案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4项。

6.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篇,其中1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

7.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市(州)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表彰。

8.在乡村振兴、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战略行动以及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十二个农业产业发展行动中,深入基层服务1年以上,作出积极贡献,获市(厅)级表彰。

六、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第十三条 申报生态环境类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博士后出站人员。

(二)具备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

(三)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5年。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可提前1年申报相应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第十四条 评审条件

(一)任职条件

1.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熟练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独立主持和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

4.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

5.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指导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二)业绩成果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获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市(州)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或三等奖3项。

2.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生态环境类项目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二等奖1项。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生态环境类省(部)级项目1项,或市(厅)级项目2项。项目通过市(厅)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4.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1件以上(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或授权并实施的与本专业相关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3件以上(限第一发明人、设计人);或获省知识产权局以上专利奖。

5.主持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设计、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并通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6.参加编制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导则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标准、规程、规范、导则2项以上;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制已备案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4项以上。

7.主持完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成果2项,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有创新技术成果,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8.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完成生态环境类市(州)、厅级项目1项或县级3项。

9.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市(州)、厅级科技奖、技术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

10.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市(州)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表彰。

(三)学术成果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篇;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篇和在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内刊、论文集)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篇。

2.正式出版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

3.撰写由本人参与完成的生态环境类项目的工程报告、专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4篇,其创新或成果等得到行业主管部门推广使用。

4.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5.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或在本专业内部资料性学术出版物(内刊、论文集)、增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或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四)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可经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署名推荐,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者,除须具备正常晋升的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生态环境类项目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1项。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生态环境类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项,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2项。项目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4.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新技术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2件以上,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奖。

5.参加编制国家标准、导则、规程、规范、工法2项;或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的编写;或主持编制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标准、导则、规程、规范、工法3项;或主持编制已备案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6项。

6.在公开出版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4篇,其中2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或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1部,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

7.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省(部)级表彰。

8.在乡村振兴、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战略行动以及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十二个农业产业发展行动中,深入基层服务1年以上,作出积极贡献,获市(厅)级表彰。

七、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第十五条 申报生态环境类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5年。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可提前1年申报相应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评审条件

(一)任职条件

1.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功底,科研水平、学术造诣或科学实践能力强,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具有引领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取得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或在相关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了本专业发展。

2.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主持完成本专业领域重大项目,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能够有效指导高级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二)业绩成果

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1.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生态环境类项目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1项。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生态环境类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项,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2项。项目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4.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新技术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2件以上,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奖(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   

5.主持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设计、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填补省内空白,并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6.参加编制国家标准、导则、规程、规范、工法2项;或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的编写;或主持编制已颁布实施的行业(地方)标准、导则、规程、规范、工法3项;或主持编制已备案实施的企业技术标准6项。

7.主持完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成果4项,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并有重大创新技术成果,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8.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生态环境类省(部)重点(重大)项目1项或市(州)重点(重大)3项,项目通过省(部)级或市(州)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9.在县以下(含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获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1项(排名前3);或市(厅)级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

10.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省(部)级表彰。

(三)学术成果

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5篇;或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宣读本人独立撰写的本专业高质量的专业论文5篇。

2.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或译著,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

3.编写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本人撰写15万字以上,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4.提供3篇由本人独立撰写的所完成项目的、能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专项报告、技术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方案、施工或调试报告、工程试验报告、标准规范制定、技术总结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由3名以上同行业正高级工程师出具评价意见。

(四)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后,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可经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署名推荐,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者,除须具备正常晋升的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科技奖;或获省(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2.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生态环境类项目获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一等奖2项。

3.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生态环境类国家重点(重大)项目2项,项目通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4.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3件以上,其中,至少2件以上专利已经实施,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或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奖(限前三发明人、设计人)。

5.出版本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2部,本人撰写30万字以上;或公开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6篇,其中4篇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

6.因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突出,获国家表彰。

7.在乡村振兴、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等战略行动以及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十二个农业产业发展行动中,深入基层服务两年以上,作出积极贡献,获省(部)级表彰。

八、高技能人才申报职称评审条件

第十七条  在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按本条件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八条  淡化学历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2年,可申报相应专业助理级职称;取得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3年,可申报相应专业中级职称;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相应专业副高级职称。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应在现工作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

    第十九条  建立绿色通道。

    (一)“贵州省技术能手”获得者、入选或作为专家、教练指导学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担任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工匠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副高级职称。

    (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以证书、表彰文件为准)以上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担任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专家或教练、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省管专家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正高级职称。

    第二十条  强化技能贡献。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突出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注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参与技术改造革新、工艺改进、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技能竞赛获奖情况、行业工法、操作法、完成项目、技术报告、经验总结、行业标准等创新性成果均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九、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条件中企业类型的确认以国家统计部门的法定统计数据为依据。

(一)本条件中所称“学历(学位)”,指理工类学历(学位);获得工程类专业学位是指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两种。

(二)本条件所提到工作时间,均为取得相应学历(学位)后的专业技术工作时间,计算时间截止到申报当年的12月31日。出现学历(学位)晋升的,原学历(学位)下的工作时间折半计算。

(三)本条件中的业绩成果、学术成果须为现任职资格期间取得,且与申报专业相近相关。既可作为奖项支撑材料又可作为业绩、学术成果的申报条件,申报人须予以明确,不可兼用。

(四)本条件中的“科技奖”包括: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

(五)本条件中的“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的具体奖项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定。各级行业协会、学会等非政府奖项,须提供据以获得奖项的业绩或学术成果申报评审材料,且该业绩、学术成果不得低于本条件规定的相应业绩、学术要求。

(六)本条件中的“主要完成人”在国家级或省级重点(重大)项目中指排名前五,其他项目中排名前三的完成人。因项目难度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其主要完成人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定。

(七)本条件中生态环境类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县级项目划分见附件1。

(八)本条件中生态环境类大、中、小型项目的划分见附件2、附件3。

(九)本条件中的专利实施,包括专利转让、许可、质押融资、作价投资或自行实施等各种专利运用形式。专利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需提供财务数据、合同等佐证材料。

(十)本条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限前三发明人)可折抵论文2篇,申请并被受理发明专利1件(限第一发明人)可折抵论文1篇。折抵论文的专利不得同时作为业绩成果。

(十一)本条件中所称“论文”,若非特别注明,均指独立、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在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本行业的专业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十二)本条件中所称的著作、教材是指本专业,且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并公开出版的著作、教材。

(十三)本条件中所称的字数,除注明的外,均指个人独立完成的字数。

(十四)本条件中凡冠以“以上”者,均含本级。

(十五)本条件“业绩成果”中“符合以下条件之二”,是指不同项目满足两项业绩条件或满足同一业绩条件两次。

(十六)本条件中所称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是指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重点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ESCI、SCI、EI(期刊)、SSCI索引期刊(国外)等收录的学术期刊,以论文发表时间的版本为准。

(十七)本条件中附件2、附件3以外的生态环境类项目的大、中、小型认定,由申报人提供项目合同(或立项文件)、技术报告、验收专家意见及项目验收批准文件等相关材料,交由评审专家委员会认定。

第二十二条 本条件由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生态环境类国家级、省(部)级、市(厅)、县级项目划分目录

2.生态环境类项目大、中、小型划分名录

3.环境工程设计项目大、中、小型划分名录

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生态环境类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文件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生态环境类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文件印发贵州省工程系列建筑类、生态环境类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文件印发

《贵州省工程系列生态环境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政策解读

  问:该条件的出台依据是什么?

  答: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7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8〕21号)精神,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工程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我厅在《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社厅通〔2020〕19号)的基础上拟写了《贵州省工程系列生态环境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以下简称“条件),具体依据如下: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

  2.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8〕21号)。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

  4.《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黔人社通〔2020〕19号)。

  问:该条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条件》八个部分,合计十九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二”部分规定了指导思想、任职资格名称和级别、适用范围、评审时间、申报任职资格人员的基本条件。“五至七”部分规定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的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九”部分对《条件》的部分词条进行了解读。《评审条件》共3个附件,附件一对生态环境类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县级项目进行了划分;附件二、附件三对生态环境类大、中、小型项目进行了划分。

  (一)在《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基础上增加和细化了以下内容。

  一是增加适用范围规定。提出《条件》适用于我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生态环境科研、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工程等生态环境领域(含核与辐射环境)工程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是细化了不同级别项目认定。《条件》附件一中对生态环境类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县级项目进行了具体划分。

  三是细化了大、中、小型项目认定。《条件》附件二、附件三对生态环境类的大、中、小型项目进行了具体划分。在附则中还明确提出“本《评审条件》中附件2、附件3以外的生态环境类项目的大、中、小型认定,由申报人提供项目合同(或立项文件)、技术报告、验收专家意见及项目验收批准文件等相关材料,交由评审专家委员会认定。”

  四是在附则中增加了一些词条的解读。明确增加了“既可作为奖项支撑材料又可作为业绩、学术成果的申报条件,申报人须予以明确,不可兼用”;增加了“国家行业协会、学会颁发的技术奖”的具体奖项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定。各行业协会、学会等非政府奖励,须提供以获得奖项的业绩或学术成果申报评审材料,且该业绩、学术成果不低于本条件规定的相应业绩、学术成果;对“高水平学术期刊”进行了明确表述,“高水平学术期刊”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ESCI、SCI、EI(期刊)、SSCI索引期刊(国外)等收录的学术期刊,以论文发表时间的版本为准。

  (二)根据我省具体情况对《贵州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一些条款进行了删除。

  一是结合我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生态环境领域工程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工作情况,规定生态环境类大、中、小型项目只在申报评审工程师时作为业绩成果予以认定。

  二是删除在“业绩成果”和“破格条件”中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奖(包括经认可的省级行业协会、学会技术奖)”条款。主要是考虑到我省当前没有设置生态环境类的技术奖评审。

  三是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在工程师申报评审的“业绩成果”中删除了“担任省级生态环境行业协会、学会理事1届以上,或担任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技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3年以上”的条款;在高级工程师申报评审的“业绩成果”中删除了“担任省级生态环境行业协会、学会常务理事1届以上,或省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主要负责人3年以上”的条款。

  问:新修订《条件》的难度是否提高了?

  答:《条件》起草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评审条件的难易程度。整体来看,总体难度适中,符合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工程系列生态环境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求。

  问:新修订《条件》什么时候施行。

  答:新条件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问:新修订《条件》有关术语怎么解释?

  答:在《条件》第九章附则中,对有关名词术语进行了解释,同时是对前文的补充规定和补充说明。

来源 贵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编辑 徐然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闵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AndyAndy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3年3月7日 09:24
下一篇 2023年3月7日 09:33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QQ: 8838832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