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出入宰相(寇准是宰相吗)

北宋王朝一直以来面临西夏、辽国、大金、蒙古等外部强敌的侵扰,除了宋太祖、宋太宗之外,一直处于防御态势。公元1004年,大辽国举兵南下侵入大宋,很

北宋王朝一直以来面临西夏、辽国、大金、蒙古等外部强敌的侵扰,除了宋太祖、宋太宗之外,一直处于防御态势。

公元1004年,大辽国举兵南下侵入大宋,很快打到国都开封、澶州(今河南濮阳)一带。

这一年恰为宋真宗景德元年,得到强敌抵近京师的消息,大臣们都很害怕,主张迁都以避敌锋芒,其中,王钦若主张迁都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成都,说来和1000年后的蒋委员长的眼光差不多。

只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抗战,而且想拉着宋真宗一块儿去,说只要皇上御驾亲征,敌人肯定会撤去(“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如果贸然迁都,必定天下人心惶惶,契丹人乘机深入,则大势去矣!

寇准出入宰相(寇准是宰相吗)

寇准主张亲征王钦若主张逃跑

宋真宗也是惊疑不定,在寇准的劝说下勉强随行,结果前线军民听闻皇帝和宰相亲临一线,群情激越,极大震慑了契丹军队(“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说是御驾亲征,宋真宗却没有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本事,他只是随军壮大声势,寇准全权负责军事指挥,由于寇准行动中果敢坚决,指挥机智镇定。宋军在澶渊(濮阳西南的一处湖泽)一带获得大胜,斩获颇丰,还射死了辽国大将军挞览。

在这样的形势下,本应乘机北进,收复失地。

由于,投降派担心寇准大获成功他们会被清算,在朝中再无立足之地,于是处处掣肘,并散布关于寇准的流言蜚语。再加上宋真宗本来就没打算御驾亲征,也不是个进取的皇帝,只想守成过安稳日子,主张见好就收。于是,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真宗同意和辽国讲和,面对重重阻力寇准也只得作罢。

但是,宋真宗心里面倒也明白,此次澶渊一战,主要是寇准谋划指挥得当,才能取得胜利,并就此换来边境的安宁,于是对寇准愈发器重。

然而,没过几年,寇准却被罢免了宰相之位,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朝中有个叫王钦若的,为人两面三刀、口蜜腹剑,人称“五鬼”之一,出任参知政事的大官,在澶渊之盟之前,主张迁都南京,并同契丹人讲和。寇准说动皇帝亲征之后,奏请让王钦若出守天雄军,在现在的河北,王钦若认为自己是受到了屈辱。

宋辽战争停顿之后,王钦若也回到了朝廷继续任职,王钦若虽然一直觊觎寇准的宰相之位,但前宰相王旦和寇准等认为王钦若这个人心术不正,始终阻挡他成为宰相。

寇准出入宰相(寇准是宰相吗)

王钦若眼见此时寇准功绩赫赫风头正盛,便以退为进,请求辞去参知政事职,改任资政殿学士,以求自保,以便待时而动。

宋朝宰相当时有两位,有一段时间, 寇准独居相位,政令往往独断专行,对于官员任免也经常按照他个人的意愿施行。寇准的这些作为引发朝野官员的反感,而宋真宗认为寇准有功,一时不好驳寇准的面子,还对他多有优待。

中国的封建王朝历来存在皇权和相权的争夺,王钦若察言观色,认为现在正是挑拨宋真宗和寇准关系的机会来了。

有一天群臣上朝的时候, 寇准有事奏请之后先行退下,宋真宗面含微笑,一直目送着寇准的身影离去。

王钦若乘机对宋真宗试探道:“万岁您这么敬畏寇准,是不是因为寇准有匡扶社稷的大功啊?”,宋真宗点头称然也。

寇准出入宰相(寇准是宰相吗)

王钦若剧照

王钦若接着用心险恶地说:“澶渊这一仗,陛下不以为耻,反而把寇准视为功臣,为什么呢?”,宋真宗一时惊愕地看着王钦若,问他“何出此言?”

王钦若见机会已经成熟,接着说:“城下乞盟,在古代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春秋》里面有明确表述。澶渊一战,正是城下之盟啊!陛下您以大国天子之身御驾亲征, 反而与番邦外夷小国签订了城下之盟,难道不是可耻吗?这可正是寇准的过错啊!”

听完王钦若这段话,宋真宗的脸色通红,又变得煞白,可谓又羞又怒,一时竟无言以对。

王钦若看到宋真宗已然进入圈套,继续下猛药说:“陛下可曾听说过赌博的,赌徒钱即将输光了,却还要故作疯狂地倾囊下注,这叫‘孤注一掷'。 陛下正是寇准的孤注,这是寇准置陛下于险地而谋求个人的荣誉啊!幸运的是陛下您洪福齐天,才免于失败的结果,这哪里有他的功劳啊?!”

宋真宗满脸涨红,愤愤地说:“ 朕知道了!”拂袖而去。

王钦若的这一段说辞,可谓歹毒之至,“澶渊之盟”的确是双方妥协的产物,但

限于双方实力和当时的政治军事环境,这已是最好结果。如果不是寇准鼓动宋真

宗御驾亲征,皇帝宰相亲临一线鼓起大宋军民决一死战的勇气和信心,而采用他王钦若的主张迁都南京避敌锋芒的话,北宋就此消亡也说不定。

王钦若正是抓住了,军事威胁暂时缓解,涉及宋辽关系等军国大事,宋真宗身为皇帝,难免考虑一些复杂的问题的现实情况,进行挑拨离间,显然,他成功了。

此后,宋真宗对寇准越来越冷淡,直至罢免了寇准的宰相职位,令他以刑部尚书出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后又转知天雄军(就是王钦若曾去的那个地方)。

寇准被罢免后,契丹人也得到消息,契丹使者路过寇准防地,故意拜见寇准问:寇大人德高望重,才能卓越,怎么不在中枢任职啊?

寇准出入宰相(寇准是宰相吗)

寇准7岁,走了三步写的诗

明显是挖苦和挑拨的话。

寇准回答道:我朝天子,因为朝廷没啥大事儿(需要我这种人处理),特地派我来此,掌管北门的钥匙,你不要想太多!

我们且不论功过,单从寇准和王钦若的话语就能看出,两者的胸襟气度和立足点,寇准的光明磊落一心为国和王钦若的卑劣丑行形成鲜明对比!

人是复杂的,都有弱点,王钦若很好地揣摩和利用了宋真宗的弱点,成功搬倒寇准,当上了宰相(王钦若为谋相位丑行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只说澶渊之盟后,牵涉寇准的一段公案。

用现在一句俗语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我们身边也经常发生。

欢迎大家沟通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xiaobianxiaobian网站编辑
上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11:44
下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11:52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QQ: 8838832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