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是中国瑶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的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及庆祝丰收、乔迁或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
2008年6月7日,瑶族长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是瑶族盘王祭祀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宋人沈辽(1032-1085)曾有诗描绘湖南瑶族长鼓舞与神社的关系:“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女儿带环着缦布,欢笑捉郎神作主,明年二月近社时,载酒牵扯牛看父母。”这里的“踏盘”,就是指盘王祭祀的习俗;长鼓舞,也就是一种“乐神”之舞。
经过历史的发展,瑶族长鼓舞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举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瑶族“盘王节”最为盛行。“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瑶族长鼓舞成为了喜庆舞蹈,经常在庆典和自娱活动中出现:瑶家逢“过新年”、“耍歌堂”等传统节日,或是喜庆丰收,恭贺新婚等喜庆场合,瑶民即兴而跳,一呼百应。
瑶族长鼓舞的舞蹈语汇十分丰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排瑶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原始宗教信仰。它将瑶族的历史、艺术、文学、宗教等有机聚合在一起,形成平地瑶独具的长鼓舞文化,具有历史文化、民族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图/摄图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