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雪波 颜世龙 北京报道
近日,作为北京市市属国企——北京电子城投资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电子城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58.SH,以下简称“电子城”),而这也或预示着电子城正式挥手告别以“园区地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毛利时代,深度转型“新型科技服务”。
但《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电子城虽现在更名,但对于“高科技”的向往却是始于2016年,不过,此举并未给公司带来持续的优秀业绩,而是毛利下滑,现金流波动吃紧,以及依赖以债偿债模式。
毛利率大幅骤降
据记者了解,电子城在正式更名“高科技”的4年前,就已经开启了“转型之旅”。
2016年,电子城营业收入中出现“新型科技服务”项目,当年这个项目的营收就已经达到3.70亿元,在公司总营收(15.16亿元)中占比24.44%。随后,该项营收额逐渐增加。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当年电子城的新型科技服务的营收在总营收(9.56亿元)中的比重从上一年末的18.45%增加到了37.49%,达到3.59亿元;同期园区地产销售的营收比重则从上一年末的77.84%降低到了58.70%,为5.61亿元。
战略转型后,电子城业绩继续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高歌猛进”,但进入2019年后,其多项业绩指标急转直下。在2016年~2018年,电子城营业收入分别为15.16亿元、21.34亿元、22.34亿元,保持增长态势。但进入2019年前三季度,电子城营业收入降至9.56亿元,同比下降29.93%,当期该公司净利润降低至1.3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9亿元。
与之相对应的,电子城经营活动产生的流量净额也渐渐捉襟见肘。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电子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0亿元、5.08亿元、-38.35亿元、-28.94亿元,其中只有2017年度为正值,“负”面情绪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已经显现多年。
同样,其毛利进入2019年后画风突变。2016年~2018年,电子城毛利润分别为10.31亿元、13.23亿元、14.42亿元,其对应毛利率分别为68.07%、62.00%、64.55%,尚比较稳定,且高于对应年份同行平均毛利率。2019年前三季度,电子城毛利润为9.56亿元,毛利率急遽下降到了26.66%,不及上年度毛利率的一半。
与同规模行业公司比较,电子城的毛利率已经不再占据优势地位。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高科”)同样为园区开发企业,亦运营有高科技园区,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张江高科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也与电子城同期营收接近。当期张江高科毛利率为55.90%,远高于同期电子城毛利率26.66%。相较于同行业公司平均毛利率(36.70%),电子城当期毛利率同样处于较低水平。
而就其备受重视和转型所在的新型科技服务来看,其毛利和对整体业绩拉动作用较为有限。在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新型科技服务的毛利润分别为1.92亿元、1.71亿元、1.34亿元、1.34亿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51.74%、45.46%、32.43%、37.37%,整体呈下降趋势。
据电子城方面介绍,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较近三年平均水平下降38.22个百分点,其中园区地产销售业务毛利率降幅(54.79%)较大是造成整体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新型科技服务”毛利率下滑是因部分租户处于免租期所致,且公司处于业务转型的初期阶段,相关费用增长较多。公司之前的毛利率较高,主要是因早期拿地成本较低。电子城通过开发早期低成本土地的项目,进而取得高于市场平均毛利率水平的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电子城现阶段土地逐步被开发并结转项目收入,预计未来电子城毛利率也将趋于回归市场平均水平。
据了解,电子城自身定位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平台运营商和创新平台运营商,其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其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北京市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当时的公司为集体所有制,该公司在1992年底开展股份制试点,并于1993年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彼时,它曾承担了电子城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今年3月4日,该公司更名后在公司名称中加入“高科技”3个字。
以债偿债
业绩提振有限,却难挡电子城对外拿地扩张之路。
2019年1~9月,电子城营业总成本为10.61亿元,已经超过上一年同期(4.84亿元)119.21%。而其营业收入却仅为9.56亿元,是上一年同期(13.65亿元)的70.04%。其中,电子城营业成本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土地储备上。到2019年9月末,电子城货币资金由年初的38.89亿元减少到14.39亿元,降幅达到62.99%,主要原因为当期公司购置土地、项目建设付现以及支付税金较多,其中包括在天津市西青区竞拍获得的土地储备6.12万平方米。
在接连的业务扩张下,电子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已承压多年。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电子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03亿元、-3.62亿元、-2.34亿元、-2.87亿元,在2016年之后,该项现金流连续多年为负数。
电子城在最近一期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表示,受拿地节奏及项目开发进度、销售回款等因素的影响,电子城相关业绩流波动明显,且最近一年现金流量净额降幅较大。电子城所从事的园区地产开发业务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存在前期投资大、回收期较长、受宏观经济影响明显等特点。
由此,电子城的短期偿债压力也逐渐显露。
据电子城2019年三季报显示,电子城应付利息为0.77亿元,而其当期的净利润仅为1.32亿元。电子城利息保障倍数已经由上一年度的3.72下降到2.39,而该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在2016年曾一度高达28.64。
同期,电子城流动比率为3.33,速动比率则从2016年末的2.47连续下降到了2019年三季度末的0.84。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流动资金被不断地转化为固定资产,资产的流动性下降。这会增加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其风险更大。
电子城需要偿还的最近一笔融资账款为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19京电城投SCP001),该项债券即将于2020年7月26日到期,金额为7亿元。另外,公司有一笔8.57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加之其他项目,电子城2019年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31.17亿元,而同期电子城货币资金仅有14.39亿元。
除流动负债外,电子城另有5次长期债务融资,规模总计30亿元。这5期债务到期日期在2021年2月~2022年7月之间。到2019年三季度末,电子城总负债规模达到了65.24亿元。电子城资产负债率也从2016年末的32.8%攀升到了2019年9月末的50.3%。
伴随增加的负债压力,电子城或已倾向于“以债偿债”模式。
2019年8月1日,电子城发布了一条发行公司债券预案公告,后公司被获准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25亿元的公司债券,采用分期发行方式。
2020年2月27日,电子城完成了上述债券第一期的发行工作,当期发行实际规模8亿元,票面利率为3.35%,期限为3年。本次募得的资金中,将有不超过5亿元用于偿还公司借款的募集资金,剩余部分用于园区建设。随着融资款到账,这笔融资或将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电子城的偿债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偿债体量增加的同时,电子城近期的费用支出也在同步增长。2019年三季度,该公司财务费用由上年同期的0.39亿元暴增215.20%,达到1.24亿元,变动原因为“加大融资力度和规模,利息支出增加及利息收入减少”;同期,管理费用上涨到了0.48亿元,增幅为54.94%。但是,伴随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大幅增加,该公司销售费用反而有小幅度的降低,从0.29亿元减少到了0.27亿元,变动幅度为-8.60%。赵锡军表示,如果出现营业收入持续下降,费用成本持续上升,就有可能导致公司盈利状况恶化。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主营业务经营情况以及偿债能力等问题致电电子城方面,对方回应称近期忙于防疫工作,暂不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编辑:颜世龙 校对:颜京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