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了打着“积分兑换”旗号的诈骗陷阱(详情可阅读《千万小心这个骗局!毕业于985、211大学的记者都上当了》)。在受骗者中 ,不乏高学历的年轻人。
很多人觉得,中老年人容易受骗,殊不知,青壮年正成为网络骗局的主要受害群体。近日,由国家反诈中心指导,中国犯罪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腾讯公司安全法律部等共同举办的互联网安全与刑事法治高峰论坛上,一份《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指出了这一趋势:从2021年的诈骗案例看,最容易上当受骗的是40岁以下的人群,占所有受害者比例达到79%;其中,20岁至29岁年龄段的受骗者占所有受害者的比例最高,达到41%。
究竟是哪些骗局让年轻人都难以辨别?从发案量看,刷单返利类案件数量遥遥领先,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梳理近期热点案例也发现,刷单返利类骗局已不是简单的“购物刷单”“点评刷单”等形式,而是打出“做任务就送礼”“为明星打call”等新形式,欺骗性更强,值得警惕。
骗局一:“扫一扫”二维码免费领礼品?
据《华商报》2022年2月21日报道,西安小伙慧五(化名)为了免费领取电饭煲,被骗50余万元。据慧五介绍,骗局源自其手机收到的一条短信,称以他收取的快递数量可以免费领取一个电饭煲,但要添加奖品提供者的微信。加了微信之后,慧五被拉入一个社交群,要求下载名叫“艾美将”的app,并通过完成相关任务获得返利和奖品。慧五看到群里有人投入2万元“做任务”后提现2.1万元,就被引导投入大额资金。此后,客服称提现还要交相关名目的费用。在“做任务”“提现”等理由下,慧五总共被骗转账10次,总金额逾52.5万元。在发现无法提现后,慧五报警。目前,警方已对此立案侦查。
骗局二:为明星点流量、控评能赚钱?
据百家号“菏泽网警巡查执法”2月22日通报,女孩景景(化名)报警称在网上为明星刷单被骗24万元。据景景介绍,她无意加入一个微信群,群内有人称自己是传媒公司的,有渠道可以通过网上为明星点流量赚钱。按对方要求,景景下载多个平台操作,转账288元完成15单任务后,她成功提现2200元。相信了这一“赚钱”方式后,景景先后向对方转账13笔,共计逾24万元。但此后景景一直无法提现,才发现自己被骗而报警。
骗局三:使用理财软件转账就能提现?
微信公众号“江苏网警”2月15日通报,扬州市民张女士在网上被犯罪分子用“刷单”这一常见手法骗走了10万元。而作为保险公司员工,张女士对防范诈骗知识并不陌生,却被刷单软件的名称迷惑了。原来,她在加入一个名叫“玉虎送财”的群后,被推荐了一个可下载“浦银安盛”app的链接。推荐人表示,只要将钱通过这个app转进再提出就可以获得佣金。张女士认为该软件出自理财机构,且提现简单,立刻点击链接下载app按对方要求将5万元投入该平台。此时,本该收到本金加佣金的张女士却被对方以“操作错误”为由,要求她转入保证金5万元,才能取出上一笔5万元投资。张女士只能按照对方要求再次转入5万元,并发现app上的数字又变成了10万元。很快,群里又有了新的刷单任务,并指定要求张女士做,但张女士已经没有剩余的钱款可供转账,而其他群友也不抢单。担心被骗的张女士决定取出已经投入的10万元,却发现无法成功,于是报警。目前,该案仍在办理中。
记者梳理这些案例发现,虽然“刷单返现”的形式不同,但仍有共性:
其一,“轻轻松松赚大钱”“先垫资再提现”是刷单类骗局的共性,这往往是此类骗局诱导受害者的“亮点”。但是,“天下不会掉馅饼”,骗子正是利用受害人想“躺赚”的心理行骗。
其二,“刷单返现”已不再是传统的在购物网站上假装购买并好评商品后获取佣金,而是出现了“做任务免费领奖品”“为明星点赞”“虚拟投资”等多元主题。之所以有这一新趋势,是因为购物、好评类刷单行为不仅被平台明令禁止,而且会遭到消费者乃至刷单者主动爆料。例如,在一家滑雪用品网店中,标注为该店滑雪衣热销第1名的产品共有超过400条评论,但有用户发布追评称:“商家虚假刷单,没给我本金也没给我佣金。这些都是他(商家)虚假刷出来的,请大家不要买他家的东西。”
其三,新型刷单返现陷阱中,仍会以各种钓鱼网站、虚假链接等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或诱导使用非法软件、app。例如,扬州张女士的案件虽然仍在办理,但从张女士自述看,其通过诈骗分子提供的链接下载app,风险极大。不论是下载app,还是点击网址链接,仍应关注来源。
业内人士指出,40岁以下青壮年人受骗与刷单类骗局增多直接相关。其中,20岁以下的群体多为在校学生或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因其经济能力有限、安全意识缺乏,最容易落入虚假购物交易、刷单返利、刷单领奖、为明星刷流量等骗术陷阱。20岁至29岁群体虽然经济逐渐独立但仍不稳定,且存在情感、婚恋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除了被传统刷单返利骗局所蛊惑外,还会为了“赚快钱”而落入声称能“大额返利”的刷单陷阱。至于30岁至39岁的群体,大多经济稳定,并形成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圈,往往会落入打着“理财增值”“专家介绍”等旗号的刷单骗局。
栏目主编:任翀 文字编辑:任翀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白璐 任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