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

2022年9月6日20:00 淘宝99划算节正式拉开序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四小时限时优惠活动,注意是只限前四小时的特价优惠,需要抢的!是的,我信了,我认真了。 9月6日20:22分立马下单买了一件LILY的衣服,当时商品价格为296。因为当时99划算节已经开始了,可以享受满300减40的活动,所以,我又买了本书24块,凑足了300,享受了扣减40的活动,同时叠加了我自己每月花7.8购买的淘宝省钱卡中的7元红包,所有优惠叠加后,对该件衣服我实际支付了252.52元。优惠分摊计算如下表所示:

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

9月7日早上8点,我打开淘宝再次查看商品的时候,该件商品的价格直接调整为了259元,无需凑单,无需任何优惠券,直接259可以购买。刚看到的时候,顿时很无语,联系商家的客服要求补偿差价。商家反馈说,从我的实际金额来看,并不存在差价,拒绝补差价。

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

此时,我很纳闷,所谓的全程保价,到底保的是什么?为什么昨天网上花了大力气,限时抢购的东西,今天一早起来价格跌得这么厉害?

向淘宝客服咨询保价协议,淘宝客服反馈“在价保期内若商品降价,您可以申请差价退回,系统将会自动计算差价。”请注意,这里明确写明是“商品降价”,写得很清楚。然后我再次和客服确认,这里的价格到底指的是什么?客服又再次反馈我一个说明。

请注意里面的①②条说明,意思是如果因为叠加了红包、补贴等优惠而导致的到手差额,是不计入的。(此处可回顾去年欧莱雅全网最低价事件)。我可以理解为,如果别人因为叠加了优惠券等而导致实际支付价格低于我的支付价格,我无法要求保价。在这样理解正确的基础上,也就说这里保价保的应该是商品总价而不是实付金额。

也就是说,在昨天我购买商品的时候,商品的价格是296元,而现在商品价格显示329元,同时享受新品礼金30元,所以商品的实际价格可以认定为是329-30=299元。为什么此处认为应该要扣减商家的30元礼金,应该这是商家的自身活动,可以认为是商家降价的一种方式,给予红包补贴,实质就是降价。即:限时抢购 VS 正常价格,296 VS 299? 优惠在哪里? 同时,限时抢购还需要自己凑单,现在完全不需要自己凑单,直接扣减40,多么气人!

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

随后我又提交了淘宝的保价申请,淘宝认定无差价。淘宝比较的方式是,用我叠加了所有优惠券之后的实际支付价格,和商品扣减满减活动之前的价格进行比较。

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淘宝打折(2022淘宝打折时间)

问题1:为什么用的是我叠加了优惠后的实际支付价格作为比较对象?

根据前面的保价说明,叠加优惠所产生的差额,不计入价保差价。也就是说,此处应该用我叠加优惠之前的商品价格作为比较对象更为合理,即296元。

问题2:为什么用的是商品扣减满减活动之前的价格作为比较对象。

根据商家的说明,商品价格329元,同时享受新品礼金30元,所以商品的实际价格可以认定为是329-30=299元。为什么此处认为应该要扣减商家的30元礼金,应该这是商家的自身活动,可以认为是商家降价的一种方式,给予红包补贴,实质就是降价。这里还有个问题,就是先后顺序的问题,理论上,应该先商家自身的优惠计算完成后,再统计平台的优惠。这里计算优惠的时候,是正序,但是保价却用倒序,明显不合理。

问题3: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系统给出的比价方式明显存在偏向,在有利的时候计算优惠扣减金额,在不利的时候,则不计算。

——————————————————-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发出灵魂拷问:

1. 淘宝99划算节所谓前四小时的限时抢购,真的优惠了吗?

答案是:否

首先,从上述比较就可以看出,296元 VS 299元。注意,此时并未考虑淘宝省钱卡中的7元红包,也就是说真正的比较是 296 vs 292(299-7),从价格看,真的优惠吗?

其次,限时抢购的实际支付价格252,是我花了更大的成本而获得的。我又额外支付了24元钱,才能够使用满减。而现在无需任何拼单,直接259元。注意,此时的259元也应该减去7,即252元。单一商品的实际支付价格差别不大,但是在限时抢购时,我的总支出更大。到底是真优惠,还是真陷阱。

2. 淘宝保价,保的是消费者,还是商家?

答案是:商家

首先,从保价的说明和计算公式上可以明显看出,如果因为叠加了优惠之后的实际支付金额,低于无法享受优惠的支付金额,则不补因叠加优惠所造成的差价。但是如果可以享受优惠且使用了该优惠的,则以叠加了优惠之后的支付金额作为低于商品总价的依据,同样不计算差额。

3. 淘宝省钱卡到底是淘宝优惠活动还是消费者自己的成本

答案是:消费者自己的成本。

首先,淘宝省钱卡是每月花7.8元所购买的权益。也就是说,是花钱购买来的,不是大风飘来的,完全应视为消费者的资产。

其次,既然是消费者自身的资产,那在使用时,应该作为消费者支付金额的一个部分,而不应该视为平台的优惠活动。

最后,将营销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同时,还要将消费者的支出,视为自身的优惠项,可笑至极。

——————————————————-

所谓的活动,所谓的优惠,都是套路,骗我花钱就罢,还骗我花更多的钱。希望套路少一点,真诚多一些吧!

有人笑,差几块钱,有必要这么计较吗? —-请问,一个人差几块钱,13亿人那将是多少钱呢?一笔消费差几块钱,一年算下来,差的又是多少钱呢?

有人笑,商家也要赚钱啊,有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吗?—请问,优惠与否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可以诚信与否,则是品质问题。可以不优惠,可以说清楚优惠多少,但是这么欺骗来,欺骗去的方式,真的是良心商家所为的吗?

有人笑,小题大做?—请问,发现了一个真相,难道不是最大的事情吗?难道花钱不应该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吗?题不大,但也不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xiaobianxiaobian网站编辑
上一篇 2022年9月10日 10:00
下一篇 2022年9月10日 10:07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QQ: 8838832

客服微信